实验室简介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是湖北科技学院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是我校师生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的基地。实验室于2011年正式立项建设,2015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验收,并在2016年全省重点实验室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荣获“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全省卫生计生科教工作先进集体奖”。近年来,依托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约1000余万元。
团队成员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专职科研人员20名,其中博士14人,硕士5名,教授、副教授6人。由医学部部长、医药研究院院长、楚天学者、二级教授刘超担任负责人。实验室聘请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华先钦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术委员。实验室长期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团队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实验室重点围绕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相关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开展研究。
姓名 |
学历/职称 |
研究方向或技术特长 |
刘超 |
博士/教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陈清杰 |
博士/副教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陈晓 |
硕士/副教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刘秀芬 |
硕士/副教授 |
实验动物饲养 |
陈红光 |
实验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杨晓松 |
博士/副教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张振旺 |
博士/副教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赵宝清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尧青 |
讲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张飞雪 |
讲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郭霜 |
讲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郭西英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雷敏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
任展宏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性心肌肥大 |
陈迷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及肝脏病变及药物治疗 |
张丹丹 |
博士/讲师 |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莫启贵 |
博士/讲师 |
中药及民族药活性物质的功能评价研究 |
刘爱梅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及肝脏病变及药物治疗 |
朱丹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干细胞治疗 |
程洪 |
博士/讲师 |
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新型药物材料研发 |
平台设施简介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建筑面积约2600m2,设有“SPF级动物房”、“层流细胞培养室”、“显微成像平台”、“行为学检测平台”和“心血管功能检测平台”等多个共享实验平台及9个功能实验室。拥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系统、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约2000余万元。
平台理念
立足学科发展、科学统筹规划。通过创新研究、协作合作和转化应用,提高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认知并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和医疗进步。
平台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研究:通过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平台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作,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2.协作合作: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包括国内外研究团队、医疗机构和产业界,共同解决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面临的挑战。平台鼓励开放共享和互相学习,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3.转化应用:平台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和医疗进步。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和技术转让,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诊断、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实际手段。
刘超教授简介
刘超,博士,二级教授。咸宁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部长兼医药研究院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1996年获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2004年获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硕士;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博士并留校;2007-2009在美国U.of Oklahoma Health Science Center作博士后研究;2010年回到咸宁评聘为湖北科技学院教授至今;2014年赴美国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医学院做高级研究学者。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国际SCI期刊收录论文50余篇,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青年科技奖、三八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